“小镜子心语”志愿服务团队:以书为镜 点亮人生
这天忙完工作,张晓静又坐在网络电台前录制新一期的节目,每天像这样利用闲暇时间录音,赶制“小镜子心语”节目,她已经坚持了整整三年。小镜子心语创建人张晓静说,从节目的策划、加上后期制作要花三个小时左右,节目时长是15分钟。张晓静,广汉市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曾在一线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0年。她深知很多家长辅导孩子有短板,尤其是广大农村的老人要想辅导留守孩子阅读,更是有心无力。张晓静知道,家长也非常地需要有一个比较专业的载体指导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为此,张晓静探索各种语文阅读推广活动,并于2015年11月12日正式创建了“小镜子心语”网络电台,最开始她是用手机录音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最开始是讲一个小故事,然后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没想到,这个公益性的网络电台很快在广汉当地校园传开,很多孩子晚上完成作业就等着听张老师讲故事。在完成了前100期节目后,张晓静带头组建了“小镜子心语”8人志愿者专业团队,成员有省市级教学专家、专兼职教研员、教学管理干部和一线优秀教师。他们利用“互联网+阅读”的技术,推荐“小镜子心语”线上阅读公众号。张晓静说,侧重提高小学生语文听说、读写以及综合素养提升,传承国学精髓。学生胡润说,我特别喜欢网络电台的佳作赏析。家长陈娅说,自孩子听了“小镜子心语”之后 ,我就再也不用担心如何去培养他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了。
“小镜子心语”的听众不局限于广汉,经过三年的发展,节目做了1000多期,拥有全国数万在线粉丝。 什邡市实验中学初二学生易瑞捷说,小镜子网络电台给我写作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丰富了我的知识面。 不少同学听了节目后,纷纷给志愿者服务团队留言。小学生莫扬杰留言说,祝“小镜子心语”越来越好,老师们辛苦了!
为了让节目内容更加接地气,“小镜子心语”志愿者服务团队20名核心骨干成员的服务方式由线上拓展到线下,与相关部门一道开展留守儿童帮扶、培训进村落、陪伴指导进家园等活动,还走进大凉山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帮扶。张晓静说,彝族孩子也在收听我们的节目,有时候我们还会互动。2017年,“小镜子心语”被评为“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和“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8年,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互联网+扶贫”典型项目。 张晓静说,以书为镜、点亮孩子绚丽的人生,我们期待小镜子心语能够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每一个有华人孩子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