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养殖“旱鸭子” 减少面源污染
2018/11/22 15:14:00
发布者:dew
来源:德阳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9715
内容提要:
养鸭离不开池塘或者小河,已成了人们的传统观念。而在广汉,一些养殖户探索出了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种鸭旱养。他们的鸭子不养在“水”里,而是养在“地”上,大大解决了洗浴饲养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广汉兴隆寨子村养殖户张庭乐养了2000只种鸭,去年九月,按照环保整改要求,老张投资10万元,将1500平方米的养殖场改造成了标准化水禽旱养养鸭场。相比水养模式,既节约了土地,还实现了节水、环保,节水率达95%。记者注意到,这里的温度和湿度都非常的适合鸭子生长,鸭子口渴了能在自动喝水装置里喝到水,种鸭们在特制的垫料上就可以完成采食和运动。养殖户张庭乐告诉记者,水养鸭子,经济成本高,环境污染也大,现在改为旱养,鸭子产生的粪便可以实现雨污分流,便于定期处理。
在养殖户黄昌应的养殖场里,4000多鸭子也同样实现了旱养。一年下来,光是水费、人工费就可以节省3、4万元。他说,这种养殖方式,成本低,鸭子也不容易得病,污染也很小。据了解,旱式养鸭是将原有的洗浴池及饮水沟改建成乳头式饮水器,修建排水沟、粪污沟实行雨污分流,增加化粪池;购置粪污泵和排污管道,铺设垫料,让种鸭在垫料上运动、采食。垫料达到使用期限后,从鸭圈中清出后还可用于周边农田作为肥料,以达到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按照环保要求,目前广汉170余家水禽养殖场进行了综合治理。今年将加快推进养殖模式提档升级,对36家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达到水禽养殖粪污“零排放”,实现水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