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让老人空巢不空心
人到晚年,都希望“老有所依”,但在我们身边有不少老人都是空巢独居,这些老人,常年一个人生活,面临的孤独寂寞可想而知,好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群温暖的人,时刻惦记着他们,给老人家带去温暖带去关怀和快乐 ,请继续收看系列报道:应对社会老龄化 任重而道远。
12月16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志愿者们又来到了德新敬老院看望年过九旬的田婆婆。知道志愿者们要来,田婆婆揣着一大包糖果早早地等候在了大门口。田婆婆今年91岁了,是一名孤寡老人。以前一个人居住在市区北街,常年以捡破烂为生。田婆婆说一个人居住十分孤独,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感觉很孤独。早些年,田婆婆不慎将腿摔断,经过医院的治疗,虽然康复了,但是行动有些不便。考虑到田婆婆一人居住,无人照看。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将她送到了德新敬老院,也就是在敬老院里,田婆婆结识了这帮像她亲人一般的志愿者们。志愿者刘刚说,我们主要就是服务孤寡老人,家庭没有儿女的。 刘刚是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志愿者,他介绍说,从2012年10月开始,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开始以社区助老为依托,开始走进各个社区,义务帮助服务孤寡老人。田婆婆就是当年他们接触到的其中一位老人。这五年来,志愿者们都会定期上门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们,陪老人聊天,散步,让老人解闷。帮老人收拾寝室,给予他们家一般的温暖。刘刚说,像田婆婆这样的老人,由于年纪较大,加上长期一个人居住,起初并不希望有人介入他们的生活,随着双方慢慢的接触,到现在就有了相互依赖的关系,现在很多老人会算到日子,知道志愿者该到家了。随着社会整体向老龄化方向发展,我市老年人空巢化的趋势也越来越突出。仅仅在刘刚他们服务的老人中,就有12位空巢老人。在刘刚看来, 空巢老人,他们格外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心灵辅导,有时候陪他们聊聊天,他们都会开心很久。当天,刘刚和志愿者们还来到了龙井社区,看望一人独居在家的林婆婆,林婆婆今年86岁了,亲人的相继离世,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和孤独。2013年,通过龙井社区刘刚和志愿者们了解到了林婆婆的情况,此后便开始定期去看望她,陪她外出玩耍散心,充实她的精神生活。刘刚他们还会送去油盐米、衣物等,解决老人的生活所需,再帮老人做做家务。林婆婆说,长期以来的接触,自己也对志愿者们也产生了感情上的依赖,现在每天心里都有一个盼头,盼望着他们来陪伴自己。林婆婆的身边已经没有了亲人,加上自己年岁已高,想到以后的养老问题,林婆婆还是表现出了担忧,老人家打算以后去敬老院养老,但是一直没有找不到满意的去处。刘刚说,老人最担心生病,很希望有人多陪下他们,孤独是他们最大的担忧。
如何满足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如何让所有老人感到受到老有所依,能够真正的安度晚年,这并不能仅仅依靠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们,这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应对老龄化,应对当下养老的严峻形式,政府和职能部门也出台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积极探索老人年养老的新途径,新办法。请继续收看 《系列报道:应对社会老龄化 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