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性侵害 性教育不用“羞答答”
性教育一直是个很尴尬的问题,传统思想下人们是耻于谈性的,性往往被蒙上一层“见不得人”的色彩,所以家长不摒弃这个观念,无法对孩子开展必要的性教育。那么家长和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怎样让孩子避免遭遇性侵害?
国家二级心理专家宗教授认为,性侵分为三类,一类是真正的性侵,还有一种是准性侵以及猥亵,男童女童都有可能遭遇。对于10岁以下的女童男童来说,家长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性教育应该越早越好。宗教授表示,性侵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如果受到侵害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当时她可能还没有意识,也不知道怎样向父母表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性的观念渐渐形成,那么对于她遭遇的性侵就会赋予很多的意义和想象,在她以后的人生中,就会出现种种障碍。
噩梦般的事情对孩子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防患于未然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家长以及学校转变观念,对孩子进行性普及与安全教育,不再“谈性色变”。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教育和引导孩子防范性侵害呢?宗教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幼儿园小朋友要告知他们哪些地方不能被人乱摸,大一点了,可以通过书籍来告诉孩子,首先家长要坦然面对,放下那点尴尬心,让这件事变得很自然。
那么,如果孩子不幸遭遇了性侵害,家长又应该怎么做呢?宗教授认为,如果孩子遭遇了性侵,用不太清楚的语言告知父母时,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孩子如果出现了一些反常的行为,家长更不可掉以轻心。如果确定了孩子遭遇了性侵害,家长首先考虑如何通过一个最好的法律途径,既保护孩子的隐私又使施害人得到应有的处罚。同时,宗教授也提醒家长,儿童性侵犯受害者绝对不仅限于女童,男孩也可被性骚扰和性侵犯。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儿童对“防性侵”知识一知半解,许多孩子遇到性侵害时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这是危害自己的行为,给一些心怀不轨的人造成可乘之机,造成恶果。作为家长和学校,教会孩子掌握更多的“防性侵”知识,可以大大降低性侵儿童案件的发生率。但要实现这一愿望,就要把“防性侵”教育纳入孩子们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