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大学生应学好科学理财第一课
现在德阳各高校的大学新生们已经陆陆续续入校开始新阶段的学习生涯了。开学经济也随之“热”了起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新生们开学的新装备也变得越来越高端先进。开学季,新生们都有什么样的装备?他们又将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开销呢。大一新生又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
入学装备是大一新生步入校园花销的开始。由于刚刚入学还不熟悉周围环境,不少家长和学生表示,只准备了一些日常的生活必需品,但也有一些新生会选择在网上购买一些宿舍“神器”方便学习和生活。四川工程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张倩说,开校的新生中,一些学生还带着空气净化器、小冰箱等小家电,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依然成为大学生入学的“标配”,今年不少父母还是在入学前给孩子备足了手机电脑等大件物品。部分新生们的入学物品也是越来越高端前卫。有家长说,给孩子买了电脑、手机等,花费上万。
大学期间,除了学费,日常的吃饭、购物、同学聚餐等各种开支,细细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入学前,不少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费也有一个大致的规划,家长们则希望孩子在大学期间还是能够勤俭节约,以学业为重。有学生说,父母)每月给我1000元,主要用于吃穿。有家长说,给多了也不太好,尤其是男孩要学会朴素一些、艰苦一些。
大学教师卿雯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学校环境的熟悉,部分孩子的价值观消费观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个时候,学校以及老师引导就尤为重要。不少高校在入学前专门开设课堂,教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理性消费,杜绝养成奢侈、攀比的不良习惯。四川工程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牛丽丽说,大一新生刚入校会面临许多新鲜的事情,和各种诱惑,很容易滋生攀比心理,学生要结合自己家庭的条件,合理处理自己的消费。
近段时间,各地大学生深陷“校园贷”危机的事件也是社会热点之一。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而言,“零首付”、“免息”、“分分钟到账”等某些“校园贷”诱惑很大,但是大学生群体金融知识相对匮乏,风险控制能力普遍较弱,由此,大学生天价账单求助、无力偿还事件接连出现。面对日益严重的“校园贷”乱象,避免新生们走入贷款透支的深渊,不少高校也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张倩说,开学前,他们都做了提前引导,警告学生不要参加校园贷。除了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辨识能力,大学老师们也呼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管控政策,严厉打击那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经济活动,给学生们创造一片洁净的求知乐土。
大学生的消费开支基本靠父母,学会科学理财、理性消费既是对父母劳动的尊重,也会让自己逐渐树立起独立生活的意识,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不仅是一个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和生活态度,能使人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