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高铁——眉山:高铁开启成眉半小时经济圈
上海工作,苏州生活。这是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铁开通后,上海白领打着“铁的”,在沪宁线上演绎的“双城生活”。随着成绵乐高铁的开通,这样的“双城生活”也开始在眉山与成都之间上演。在今天的特别报道《逐梦高铁》中,我台记者将用镜头为您展示高铁时代“东坡故里”眉山的一天。
眉山,古称眉州,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慕名而来的我们,在眉山市三苏祠开始了此次寻访之旅。三苏祠是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当地正在对其进行闭馆维修。
尽管三苏祠暂停接待游客,但讲解员们并没有闲着。雅安姑娘杨燕7年前来到三苏祠后就一直从事讲解工作。这段时间,她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给自己“充电”。杨燕告诉我们,以往不少外地游客来到三苏祠后,参观游览的兴致大都会因为一路的舟车劳顿而大减。而今后,这样的情景肯定会得到很大改观。
面对开到家门口的高铁,三苏祠周边的商户们对将来也是充满了希望。在眉山市民龙翔看来,让眉山的特产搭上高铁走向更远的地方,已经从想象变为现实。
高铁让眉山真正融入成眉半小时经济圈。按照高铁时速每小时200公里计算,除去中途停靠站,眉山到成都的距离在一夜之间缩短至20分钟以内。
与省会成都的生活成本作比较,眉山相对较低。在眉山市的湖滨路、眉州大道、岷江大道等街区,近年来新增了不少楼盘。高铁开通后,出现在售楼中心的不再只是眉山人。
高铁让眉山人的“双城生活”成为现实,而让眉山人宽慰的还不止这些。近年来,眉山紧抓四川打造天府新区的机遇,又对区域交通布局作出了新的布局。规划建设中的工业大道接成新蒲快速通道;岷东大道接双流县黄龙溪;滨江大道接新津县邓双;天府仁寿大道接成都天府大道。此外,眉山还将建设三条轻轨,直接与成都天府新区地铁相连。
为抓住旅游发展机遇,眉山在去年末启动了八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采取民间融资为主、财政拨款为辅的方式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与此同时,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让每一个旅游项目都活起来。
1小时20分钟,高铁让眉山人实现了在成眉两地的自由穿梭,开启了高铁时代下的“双城生活”。同样,眉山与德阳的距离也因为高铁而变得很近很近。
在眉山倾力打造的东坡宋城的东门门入口处,牌坊上写了四个字,叫“古纱縠行”,说起这个四个字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典故,说的是北宋时期的眉州,也就是现在的眉山,蚕业十分发达,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就曾在纱縠行做过丝绸生意。后来苏轼凭借出色的才华在汴京一鸣惊人,纱縠行丝绸在京城火了起来。由于一直远在京城,家乡的父老乡亲非常想念苏轼,于是就把纱縠行一带称作“东坡丝市”。苏轼知道后,认为自己成就再大也不能凌驾于家乡之上,于是就写下“古纱縠行”四个字寄了回来。为了表达对苏轼的尊崇,后人就将这里称作“古纱縠行”,这四个字就是苏东坡亲自题写的。时间到了900多年后的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眉山人民休闲的好去处,同时也是人们感受东坡文化精髓不得不来的地方。
德阳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成镔 陈晨 秦国治
成绵乐客专正式开通,我台记者分南北两条线路,走进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等地,记录五座城市独有的人文风貌。《德阳新闻联播》推出五集特别报道《逐梦高铁》,欢迎您一同关注。德阳新闻综合频道今晚7点35分播出第三集《眉山:高铁开启成眉半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