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田里“种”出万亩粮仓 破解“保耕地”与“富口袋”难题
烟叶与水稻如何在同一片土地里共荣共生?粮烟轮作的“时间魔法”怎样让耕地实现“一年三熟”?近日,省政府公布了2024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什邡市西南粮烟现代农业园区名列其中,这个藏粮于技的“双赢密码”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作为中式雪茄的发源地,什邡有400余年的雪茄种植历史,为园区烟草产业注入深厚底蕴。近年来,什邡市西南粮烟现代农业园区通过智能育苗大棚、井窖式移栽等技术创新,将烟苗种植时间提前至三月,实现了烟叶采收期与水稻种植的无缝衔接,在保障4.23万亩水稻种植的同时,让0.9万亩烟田变身“隐形粮仓”。
【同期声】什邡市农业农村局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主任 衡海兵:
与四川农大共同研发井窖式移栽技术,实现了产烟稳粮双保障,采取“公司+农户+基地+订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五位一体”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了一亩田、百斤烟、千斤粮、万元钱的预期目标,园区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
什邡市西南粮烟现代农业园区是覆盖什邡马祖镇、南泉镇、师古镇的连片园区,耕地面积 4.7万亩。园区周边1.98万户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水稻+烟叶”的亩均收入可达上万元。
【同期声】什邡南泉育苗点负责人 吴召云:
现在烟厂公司给我们的工钱就是一亩田达到一类苗的是173(元),二类苗是170(元),三类苗是167(元),我们年年几乎是百分之百达到了一类苗的。
【同期声】什邡南泉育苗点技术人员 雷世芬:
观察这个苗子出现有没什么异常,缺不缺肥,盘里缺不缺水,然后一天抄三次盆温、盘温、水温、湿度,在这打工比家里面(自己务农)的收入要好一些。
目前什邡烟叶已占全国雪茄烟叶产量的80%以上,成为当地农业的“金字招牌”。什邡用“一粒米”与“一片叶”的共舞,破解了经济作物与粮食争地的困局,为农业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新路径。
【同期声】什邡市农业农村局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主任 衡海兵:
紧紧围绕“科技兴烟、粮烟轮作、为农增收”工作思路,并以省级园区创建为契机,加快补齐园区短板弱项,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同时,我们将加强对烟农的稻烟、稻菜、烟菜的技术指导,力争种出全世界最好的烟,最终实现产业提质、园区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