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手机“新农具” 干好电商“新农活”
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发展,一部智能手机、一个支架、一盏补光灯,简单的设备就能为农产品铺设一条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的“快车道”。在广汉就有这么一批年轻人,带着创新的思想和技术回到乡村,发挥数字经济下“新劳动者”的力量,改变乡村样貌,助力乡村振兴。
【现场音】电商主播 肖琦:
我们给大家发的都是一叶一心,非常好品质的豌豆尖。
一大早,广汉市金轮镇寨子村电商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李鑫就带着自己的团队在抖音直播间里奋力吆喝,不到五分钟时间就卖出了几十单,一天下来最高销售额达到3万余元。然而去年九月,该中心还是另外一幅景象。
【同期声】寨子村电商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 李鑫:
刚过来的时候,这里的主播只有三四个,而且都非常不专业,除了主播他们本身是直播技术问题以外,我发现其实产品问题也挺大的。
此外,李鑫还发现,电商中心在选品上只注重利润,忽略市场需求,造成产品积压和销售困难,也成为限制发展的主要障碍。
【同期声】寨子村电商服务中心运营负责人 李鑫:
能不能依托金轮本地或者广汉本土的优势特色产品来卖货,比如我们本地的蔬菜,火锅食材等等。
李鑫的初步构想遭到了许多村民的反对,村民们并不相信电商能带来多大的效益。
【同期声】村民 余芳:
电商来找的我,说了一天给我卖好多好多,始终我就不相信他们是吧,自己去卖了稳当。
李鑫并未因此放弃,他坚持挨家挨户地拜访,实地考察本土有优势、有特色的产品。不久便有农户主动寻求李鑫帮助。于是,他策划并组织了系统性的主播培训课程,经过两个月的考验,销售额从最初一天几百元,飙升至如今一天数万元。
【同期声】村民 余芳:
没想到他们几百斤豌豆尖一会儿就给我卖完了。
李鑫的电商中心的日益壮大,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发展到如今的三四十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残障人士、留守妇女等纷纷加入,电商服务中心也成为了村里的就业新地标。
【同期声】返乡就业学生 唐书唯:
我本来也是学的数字媒体专业的,我也想用我所学的知识来把我们家乡的产业发展得更好。
如今寨子村的电商中心已经走向正轨,李鑫告诉记者,他相信随着基建、人才、制度等不断完善,电商将串联起乡村全面振兴的更多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