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一线:什邡、绵竹

2024/7/30 18:58:36 发布者:Hetao 来源:德阳市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5859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各地坚持在农业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上持续做文章,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什邡市湔氐镇的170余亩无花果陆续成熟,紫的、绿的果子挂满一树。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包装。据种植户汤波介绍,今年气候适宜,加上绿色种植和科学管理,无花果迎来大丰收。

【同期声】无花果基地负责人 汤波:

种植的品种主要就是波姬红,个头很大,味道很甜,糖度能达到15个糖以上。

无花果于5月挂果,7月中旬至12月成熟,可持续采摘。为了确保果品,汤波每日清晨采摘,将无花果迅速运往市场,销往成都周边城市和各大商超。 

【同期声】无花果基地负责人  汤波

目前一亩地大约能产五六千斤,每年综合总销售额能够达到300万元以上。

 

在位于绵竹市新市镇花园村的农业种植大棚里,一根根翠绿的丝瓜长满藤蔓,种植户廖国军穿梭其中,忙着采收。据了解,大棚占地15亩,是花园村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当地一块下湿田里建起的,每年收取租金8万元。 

【同期声】蔬菜种植户 廖国军:

大棚都是建好的,就在花园村这边包了一个大棚种,去年开始种的嘛,今年上半年是主要是小番茄,然后丝瓜。 

【同期声】绵竹市新市镇花园村党总支书记 邓光发:

大户每一年给我们村上缴纳租金,增加了我们村集经济的收入,带动了周边剩余劳动力。 

同样,因成万高速和川青铁路建设,此前花园村1组也多了一处100余亩的夹心地带,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村两委进行整理后,租给种植大户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已建成30余亩的林下立体种植带和20余亩香椿种植基地,提供务工岗位60余个。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