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正当时 “慧”就农业新图景

2023/4/6 17:33:00 发布者:尛包包 来源:德阳市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8146
内容提要: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机械化是保障粮食丰产丰收的必要条件。今年以来,广汉、罗江等地以机械化生产为示范样板,充分发挥“智慧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春耕生产按下“高效键”,跑出“加速度”。

  在广汉市南丰镇,插秧机正在农田里忙碌,可驾驶室里却不见驾驶员的踪影。记者了解到,技术人员只需打开手机,轻触按钮、绘制路线,插秧机便会从仓库自行驾驶到田间,按照预设好的路线精准作业。


  据介绍,这台无人插秧机实现智能化作业的关键,就在于安装了电动方向盘、卫星信号接收器、显示器、摄像头、传感器等零部件,在这些科技助力下,提高了播种行直线度,减少了作业误差。


  另一边,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刚正在对智能育秧流水线进行调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条流水线增加了智能机械臂,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去年底,广汉建成首个“智慧无人农场”试验基地——新协和合作社智慧无人农场,配置了无人化种植、施肥、收割、转运等智能化农机装备,通过精准定位、远程遥控等方式,实现了耕、种、管、收等环节的无人作业。


  目前,广汉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7.67%,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水稻无人机直播等技术成为西南地区主推技术,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30万吨以上,百亩连片小麦平均单产达600.2公斤,创西南地区小麦规模生产单产纪录。


  走进位于罗江区调元镇的四川蜀粮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偌大的车间内,只有两名工人进行操作,剥壳、碾米、分级等环节都按照既定程序,由机器自主完成。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近年来,四川蜀粮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引进了国内先进水平的人工智能大米在线质检机器人,实现了节粮减损。同时,为了从源头上抓好产品质量,该公司培育了2000余亩优质水稻原产地,规范水稻种植,并于2022年申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记者|德阳台 广汉融媒 罗江融媒

编辑|邱晨

责编|黄辉 李思瑶 邓伟林

主编|张玉池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