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出台18条实招 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持久战
“坚决整治松劲懈怠行为”“严防反弹回潮、严防隐形变异”“监督保障民生福祉落实”……
2023年第一个工作日,德阳市纪委监委出台2023年1号文件——《关于深入纠“四风”、转作风、提效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细化明确五大方面十八条措施。这其中既包括严防风腐一体等纠治“四风”隐形变异等内容,又包括紧盯项目建设、涉企服务等聚焦干部执行力等事项,体现出抓作风与促发展的贯通融合。
细化四个部署
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
坚决整治松劲懈怠行为。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时刻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紧盯松劲歇脚、疲劳厌战、降调变调等错误期待,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永远吹冲锋号,以实招硬招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抓到底。
切实加强知纪明法教育。要求各地各部门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通过理论学习、党校培训、会前学法和办好“知纪明法”大讲堂活动等方式,使各级党员干部做到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
紧盯关键少数强化监督。明确将作风建设和“四风”问题作为政治生态评估的关键指标,对“四风”问题多发频发的地区或部门,将约谈党组织“一把手”,问题仍然突出的,将依法依规追究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的第一责任人责任。
确定四大抓手
深化作风效能革命
盯决策执行。强调要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市委“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强化政治监督,综合运用靠前监督、约谈提醒、追责问责等方式,重点纠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只表态不落实、喊口号装样子等问题,坚决确保执行有力、落实到位。
盯项目建设。明确坚持把护航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的主战场,聚焦中央和省、市确定的重大项目、重要工程加强监督检查,综合运用相关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及时掌握进度、发现问题、推动解决,助推项目廉洁、安全、高效建设。
盯涉企服务。强调以“双提四破”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提质、项目建设提速,集中整治、大力破解办事中梗阻、操作潜规则、作风推拖绕、利益部门化等问题。同时,还明确将常态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千人走千企”活动,及时掌握、推动解决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明确四条主线
防止顽瘴痼疾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严防反弹回潮。要求常态开展正风肃纪专项督查,聚焦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公款吃喝、违规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等“四风”顽疾,开展经常性正风肃纪明察暗访和专项抽查。
严防隐形变异。提出更好发挥“互联网+监督”优势,与税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查工作机制,运用税务票检平台、公务用车定位等信息系统,用大数据碰撞揪出隐形变异问题“尾巴”。
严防风腐一体。提出建立健全风腐同查、同审、同析工作机制,将“风”“腐”同治贯穿监督执纪办案全过程。
提出三个监督重点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监督保障民生福祉落实。提出要聚焦民生热点、堵点、痛点,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医疗教育、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同时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加强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集中整治。
监督促进乡村振兴发展。要求开展“一县一清单”“一领域一专题”治理,着力监督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别是要紧盯重点帮扶地区,开展乡村振兴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剖麻雀式”调研督导,加强责任落实和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明确三条路径
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
坚持监督提效。强调要完善“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制度,推动健全人大、行政、司法、审计、财会、统计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机制,持续强化联合监督,充分发挥片区协作、机关纪委等基层力量作用,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纠治“四风”工作格局。
坚持执纪从严。强调要对党的二十大后依然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综合运用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等方式从严从重处置,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强化震慑效应。
坚持纠树并举。强调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探索建立容错纠错备案制度,统筹做好查处诬告陷害和澄清正名工作,扎实做好受处分干部回访教育,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干事创业、攻坚克难。
编辑|蒋晓曦
责编|黄辉 李思瑶 邓伟林
主编|张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