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丨工业强市这样建
12月12日
中共德阳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有关情况
解读市委全会主要精神
发布会上,市经信局机关党委书记张莹海回答记者提问。
问:省委赋予了德阳“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强市”的历史使命,本次全会明确将其作为德阳的发展定位,请问张莹海书记,在推进工业强市方面有什么具体考虑和打算?
市经信局机关党委书记张莹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工业强市战略提升产业能级,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聚焦机械装备、材料化工、食品饮料和数字经济“3+1”主导产业精准发力,大力实施存量倍增和增量突破计划,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强市,在做强城市发展核心优势中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
”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限电、高温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德阳工业实现了平稳运行。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利润分别实现增速3%以上、20%以上,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实现“双8%”,预计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0户。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推进德阳“工业强市”战略起步之年,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千方百计抓增量。招商引资是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增量突破的关键抓手。我们将紧盯机械装备、材料化工、食品饮料和数字经济“3+1”主导产业,瞄准“三类500强”、大型央属国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行业头部企业等,创新招商方式、建强招商队伍,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社会化招商、市场换投资等多种方式,招引一批龙头型、总部型、旗舰型产业项目。力争到2025年,招引百亿项目15个以上。
二是全力以赴优存量。企业倍增、产业倍增是提高发展能级、实现存量倍增的重要支撑。我们将实施“蓝鲸倍增”行动,推进50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倍增;通过鼓励创新、数智赋能、绿色转型等方式,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珠峰攀登”“贡嘎培优”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上市企业。同时,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在土地、电力、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上予以倾斜支持,精准发力引导企业聚链成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三是用心用力强服务。做好企业服务是营商环境是否优良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建立市领导和各区(市、县)、德阳经开区主要领导联系150户重点企业,市级部门、区(市、县)、产业功能区领导联系规上工业企业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我们将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发扬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店小二”精神,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对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我们将每季度定期召开产业链供需对接暨名优产品推介会,及时发布《德阳市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支持企业参与省内外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资源开发和参加国内国际展会,推动德阳产品开拓市场“走出去”。我们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设立“企业家日”和“政企早餐会”,定期倾听企业家建议,设立“企业倍增奖”、评选先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并给予资金奖励,在全社会营造“尊商、重商、亲商、扶商”的浓厚氛围。
市经信局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本次市委全会精神,继续发扬担当精神、战斗精神、协作精神、攻坚精神,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抓实抓细工业强市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奋力交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分卷,为德阳经济总量早日“重返前三”,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强市作出贡献!
来源|德阳发布
编辑|王竹
责编|黄辉 李思瑶 邓伟林
主编|张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