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精辟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全面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贯长虹、视野宏阔、激荡人心,思想极为深刻、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一篇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光辉文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上下要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与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会议指出,要深刻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我们党一百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书写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进一步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昂首迈步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好第二个一百年赶考之路。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我们党在不断探索中总结形成的历史经验,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重要要求,作为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行动纲领,更加自觉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努力。
会议指出,要精心组织学习,抓好宣讲宣传,全面掀起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学习宣传好、领会把握好、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市上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党组)要层层召开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支部会、专题学习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逐字逐句学习讲话、原汁原味领会精神、反复研讨深化认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专题学习,分期分批对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全员培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集中持续报道,统筹运用各类网络媒体加强宣传,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进行宣讲,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
会议强调,要全面对标对表,狠抓工作落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德阳的实际行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品格,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围绕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实施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国省战略,推动成德同城化发展成势见效,加快实现成德同城如居一城;围绕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数字经济、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老工业基地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围绕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着力打造产业创新平台、战略科技平台、功能服务平台,持续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出更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为全国全省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德阳贡献;围绕构建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深入实施美丽德阳建设“十大工程”,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和大美乡村。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情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立场、人民至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急难愁盼,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锤炼优良作风、严明纪律规,始终从政治高度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纵深推进清廉德阳建设,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会议还学习了人民日报社论《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文稿来源:德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