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法院:打好组合拳 决战“执行难”
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得到上级党委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德阳市委、市政府将“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形成党委领导下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将法院执行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依法治市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关于“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执行案款集中清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扣划基本养老金清偿债务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相继出台。市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和网络执行查控体系的建设落成,又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全市法院以活动为载体,确保“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两年春节前后,全市法院组织开展“司法大拜年”活动,对涉民生案件开展集中清理执行,共执结涉民生案件863件,执行到位案款5267万元。在开展“执行规范年”活动中,全市法院清理未发放案款382笔共3667.43万元。2017年8月29日至31日,开展为期三天的全省法院“执行大会战”集中统一攻坚行动,德阳两级法院参战干警连续奋战,重点针对长期未结案件、涉民生案件、涉金融债权案件、涉党政机关案件、涉执信访案件等类型案件展开集中执行行动。在三天的行动中,共执结案件297件,执行到位金额2445.78万元,其中现场支付案款246.73万元。
德阳中院定期向市信用信息系统、人民银行信用系统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协调相关部门依法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限制高消费、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以及交通出行等方面的失信惩戒。与德阳电视台、德阳日报社联合开设“失信人曝光台”,现已分三批次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500余条,促使587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履行金额5697万元。德阳各级法院积极协调、督促本辖区金融单位,以及公安车管部门与“总对总”查控系统对接运行,查控案件1.7万余件,查控财产15.36亿元。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要求,德阳法院于2017年2月完成网拍职能转换,对执行标的物,由执行人员通过执行办案系统进行公开在线拍卖。德阳中院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依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的通知》,对拒执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017年全年,共对3名拒执被执行人追究刑事责任,对16名涉嫌拒执犯罪的被执行人移送立案侦查,司法拘留89人次,罚款22人次金额26万元,限制高消费1391人次,惩戒失信企业523家,限制出入境156人次。
德阳中院推行执行改革措施,着力实现规范执行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多措并举为国企正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2016年10月,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诉宁夏锦宁巨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拒不支付剩余设备款案尘埃落定。经过德阳中院执行干警近两年的努力,原告二重集团最终收到剩余货款4000余万元。二重集团法务部部长梁平说,德阳中院执行局对二重执行案件非常重视,派出精兵强将,在2015年、2016年为二重总共执行回来3.6个亿左右货款,为二重2015年、2016年的经营性盈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让集团公司上下非常满意。
德阳市旌阳区法院作为全市执行改革试点法院,实施案件繁简分流,有效提高办案效率,并将全国首创的执行案件社会认领制度付诸实践。一次交通事故中,邱某被廖某驾驶机动车撞伤致10级伤残,生活十分困难;但被执行人廖某年逾七旬,确无能力履行赔偿义务。得知该案具体情况后,德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冷鑫鸿主动认领该执行案件,对该案申请执行人邱某给予1万元救助,代替廖某履行了赔偿义务。申请执行人邱某说,感谢法官们的帮助,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和心里压力。
德阳辖区基层法院“破解执行难”成效显著。什邡市法院通过强化失信惩戒措施,促进自动履行和案件执结。广汉市法院、中江县法院通过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和集中发放执行案款,增强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绵竹市法院通过微信送达,电子银行转账的方式实现简案快执,提高了办案效率。罗江区法院通过联动职能部门、乡镇综合治理执行难,取得较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