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巧:你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43岁的残疾人陈忠巧,二十岁刚出头时,因意外左眼失明一直待业在家。这么多年来,她一次次接到残联专干羊红梅的职介电话,辗转之后,如今的她终于学到一技之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勇敢的面对今后的生活。
陈忠巧家住旌阳区八角井镇,1993年对于陈忠巧来说是灰色的。她遭遇了离婚和左眼失明的双重打击,成为残疾人后,她只能去沿海学盲人按摩,一度累病了。陈大姐回到德阳之后,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看病吃药无法找到工作,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有一天,一个陌生来电,让陈大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对方是一位好心人,告诉她有一家单位需要找一个接电话的人,让她去应聘,去了后,才知道对方还要求会使用电脑。陈大姐说,自己对电脑一窍不通,所以没有应聘成功,但有人关心自己,心里觉得十分高兴。不过,当时居然忘了问对方的姓名,只知道对方是一个好心人,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好心人又打来电话,告诉她体育场正在进行残疾人专项招聘,可当时陈大姐在医院输液,她连忙对好心人表示感谢,输完液立即赶去体育场,却发现已经太晚了。陈大姐打电话告诉好心人,对方安慰她说,不着急,有合适的岗位会给她推荐。转眼到了2017年年底,陈大姐又接到好心人打来的电话,说德阳一家公司需要残疾人打扫卫生,养花。这一次应聘,陈大姐终于被录用了。高兴不已的陈大姐想邀请好心人吃饭,想当面感谢对方。直到这时,陈大姐才知道好心人是城南社区残联专干羊红梅。陈大姐说,自己的户口很早就从城南街道办迁出,而羊红梅仍然一直帮忙找工作,这份恩情她牢记于心。在这家公司,陈大姐勤勤恳恳的干了四年。但在去年这家公司倒闭了,陈大姐又失业了,羊红梅得知后,又介绍她到圆梦公益学习串手链,一月还是能挣一两千元。再次就业的陈大姐说,生活困难可以煎熬,但失去生活的信心就是一种悲剧。
这么多年了,羊红梅一直关心帮助自己,自己也从来没有失去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唯一遗憾的是连好心人长什么模样都不清楚,这次她一定要找到羊红梅,当面表示感谢。一再请求下,陈大姐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恩人。羊红梅说作为残疾人工作者,首先要有爱心,还要有诚心、耐心,这样才能赢得残疾人的信任。现在国家对残疾人个体就业有很多帮扶政策,只要残疾朋友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努力学习一技之长,就会找到发挥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