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蒜苔市场大跳水 蒜农增产难增收
眼下正是蒜苔上市旺季,今年什邡的蒜苔迎来大丰收,预计总产量可达4万多吨。与往年相比,蒜台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了,但蒜农们却没有实现增收。
在什邡洛水镇,大片的蒜苔等着收割,一些蒜农正在田地里收割蒜苔,老远就传来蒜苔特有的香味,刚从地里收的新鲜蒜苔十分饱满,可今年的收购价不到两元钱一斤,这是蒜农们意想不到的。在什邡洛水镇,大蒜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作物,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春季卖蒜苔、冬季卖蒜种。眼下正是新鲜蒜台上市旺季,但今年价格太低,无疑给蒜农们泼了冷水。
蒜农韩鹏说,今年的价格只有去年的一半不到,还要跑老远去卖。蒜苔价格大跳水,蒜农们的增收计划落空了。韩鹏共有3亩多蒜地,但今年市场不好,他也不敢请人帮忙收蒜苔,以减少人工成本。蒜农何清富请了亲家帮忙收蒜苔,虽说不用给工钱,但老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蒜地的人工、化肥和蒜种成本达3000多元,亩产蒜苔约600斤,以每斤2元计算,可以卖1200元,待冬季再卖出一些蒜种,算下来还是亏了。记者了解到,前两年,什邡蒜苔市场价格相对平稳,维持在4、5块钱一斤。今年,很多蒜农都扩大了种植规模,全市种植面积首次突破了10万亩,预计产量达4万多吨。虽说蒜苔产量和质量都大幅提高,但价格却一下子跳水过半。为何今年的蒜台价格会大幅跳水呢?在什邡洛水镇璞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蒜苔收购点,到下午4点过,大车小车的新鲜蒜台还源源不断地送来。刚到5点,合作社理事长徐友玉只好宣布当天的收购提前结束,从本月初以来,徐友玉这个收购点每天要收新鲜蒜苔20多万斤。而在洛水镇,像这样的收购点有几十个,他们的收购价格一般不超过两元钱,每天有几百万吨的蒜苔要入冻库,造成冻库不够用,影响了蒜苔收购价格,
河南收购商贾洪善说,比如冻库的容量是两千吨,可地里出了两千五百吨,多出的五百吨就没有地方放,只能压价收购。河南的贾洪善已经连续在什邡洛水收购蒜苔10多年了。他告诉记者,前几年的蒜苔市场的确很好,蒜农们赚了钱,他拉到河南郑州等地批发也挣了不少,但今年全国大蒜主产区种植规模扩大20%左右,再加上产量提升,导致蒜苔市场大幅跳水,尽管什邡的蒜台品质很好,仍卖不了好价钱。
新鲜蒜苔卖不了好价钱,如何降低蒜农们的损失呢?把好蒜苔品质关,让它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记者在璞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蒜苔收购点看到,为了保证品质,一根根品相较差的“大尾巴”蒜苔被工作人员挑了出来,挑这样的蒜苔费时费力,一开始本地商贩们还不乐意,但随着行情的变化,大家也意识到质量才是口碑,经得起检验的好产品,才能交到外地客商手里。商贩杨洲全说,必须让消费者满意才有市场。为了确保蒜苔品质,徐友玉请的工人每天挑出品相差的蒜苔有两三百斤,品相好的蒜苔则需要重新打捆装进保鲜袋。
璞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友玉说,要有品牌意识,抓好质量管控,外地商贩上门的就多了,价格自然就起来了。记者了解到,什邡农业局早在春节期间就得知全国市场外地蒜苔库丰量大,预测什邡蒜苔行情会受到冲击。因此,这段时间,农业主管部门、蒜苔主产区镇政府及各专业合作社采取多种措施,协调做好服务,引导蒜农提高采收质量,加快销售进度,不误蒜苔收割农时。
如此看来,今年什邡蒜农收入减少已成定局,但也有人从中找到商机,虽说辛苦一天,但每天也能挣上几百块钱。下午4点过,绵竹的蒜苔商贩王文彬拉了一车蒜苔到洛水这个收购点,这是当天他跑的第四趟了,他这一车蒜苔都是从绵竹当地蒜农手上买过来的,虽说跑了一段路,但一斤蒜苔转给收购商后,他可以从中赚差价1毛钱。3月以来,王文彬已经这样连续忙了十多天了,他乐观的告诉记者,这样忙碌上一个月,赚的钱比他在外打工一年还多。而在收购点内,有十多位阿姨也非常地忙,她们是来自洛水周边的村民,按要求将这些新鲜蒜苔分级打捆,装进保鲜袋里。她们的劳动报酬依然是每斤蒜苔一毛钱。一天忙下来也要挣近100元钱。但最吃香的要算帮忙装车的这些男性搬运工了,好多外地来的收购商要抢时间搬运蒜苔,有时候给钱也找不到人,因为这些搬运工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