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钱子:面临失传的独门绝技
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贴年画以示喜庆。不过,许多朋友都不知道,在曾经的川西大地上,过年的时候还流行过贴门钱子。那么,门钱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现在很难再见到它的身影?记者近日也找到了一位专门制作门钱子的老手艺人,寻访一下曾经过年的味道。
见到江高发老人,他正在专心的做着门钱子,老人今年已经72岁了。他说,门钱子产生于唐朝,最初是用来辟邪、纳福用的,也叫五瘟符,过年了,门上红彤彤的对联、门钱子装扮起来很喜庆。制作一副门钱子共需二三十道工序,使用的工具就多达50多,每一道工序虽然看似简单,却大有讲究。例如錾花錾出的六方孔叫“六宝铜钱”,寓意招财进宝,而錾金则是将一本50张的A6大小的金纸錾出梅花、狮、宝瓶、“福”字等图案。这些门钱子按照尺寸的不同可分为大实财、小实财、中合等,规格不同张贴的位置也不尽相同,有的贴在龙门上、有的贴在房屋门楣上、还有的贴在神龛上。
当年,江大爷从父辈那里继承了这门手艺,这一干就是近四十年,直到现在,也没间断过。江大爷回忆,上世纪80年代,是门钱子最畅销的年代。那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几乎都会贴门钱子。每年的6月以后,他就会请来几十个人,帮他一起制作门钱子。那时候,光是制作门钱子用掉的纸,一年就要用去一两吨,当时是从腊月23开始,天天熬更宵夜做门前子,生意好的打涌堂。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的习俗正在被人们淡忘,而过年贴门钱子的人也是越来越少,现在,整个绵竹也只有江大爷一人还在独自坚持着这门手艺。江大爷自己也曾带过两个徒弟,但由于传统的日渐没落,两个徒弟都先后转了行,门钱子这门手艺也正在面临失传,这也成了江大爷现在最大的心病,江大爷说,如果有一天自己做不动了,这门手艺也就消失了。他很希望国家扶持下,帮着把这个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德阳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