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精神永传承:什邡志愿军烈士后人捐献烈士遗物

2018/1/18 10:19:15 发布者:? 来源:德阳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12863
内容提要: 革命精神永传承:什邡志愿军烈士后人捐献烈士遗物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为了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危在朝鲜血洒疆场,他们也被中朝两国人民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60多年过去了,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仍值得今天的我们铭记。1月16号上午,一位什邡籍志愿军烈士的后人向当地博物馆无偿捐赠烈士遗物,希望让更多的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

  在什邡隐峰镇一农家小院内,烈士曾开明的后人将烈士生前寄给家人的书信、照片,以及牺牲后的遗物清单、当地政府赠的纪念牌匾等7件遗物捐献给了什邡博物馆。其中,书信、照片早已泛黄,写有“无上光荣”四个大字的木质纪念牌匾漆面脱落。曾德洪说,烈士曾开明是自己的二叔,现在只剩这些遗物了,如果这些东西再不保管好,我觉得二叔在九泉之下也不安宁。曾德洪说,他没有见过自己的二叔曾开明,但从小就听爷爷和父母讲过二叔的英勇事迹。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时年才19岁的曾开明悄悄瞒着家人参军入伍,奔赴杀敌前线。曾开明年少时上过私塾,在志愿军队伍里算得上文化人,再加上他脑子机灵,因此被部队首长选作了警卫员,1951年5月23日,曾开明从江苏如皋苏北第二康复医院又分别给父亲和哥哥写了信。9月26日,这两封信才寄到什邡家里,家人这才知道,曾开明在入朝第一年的战斗中就英勇负伤了。曾德洪说,信寄回来后,爷爷看了哭得很伤心。书信的内容反映,曾开明在入朝后就参加了激烈战斗,光荣负伤后被转送回江苏如皋的苏北第二康复医院休养,但他在家信中却从来都只报喜不报忧,只说自己在部队很好,回国后受到了东北人民和如皋医院的精心照料。在后来的另一封信中,曾开明给家里寄回了自己的戎装照和一张毛主席的画像,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悦。1953年,曾开明因伤医治无效卒于江苏如皋,死后安葬于当地烈士陵园。1954年9月,什邡县政府向烈士家人赠送“无上光荣”木质牌匾,大家都为烈士的不幸离世感到深深的哀伤。当时,一并送到家里的还有曾开明烈士生前使用过的军用背包、衣服、书本和烈士证等物品。这些烈士遗物如今传到曾德洪手上,仅剩7件。在与家人商量后,曾德洪决定全部捐给什邡市博物馆,由博物馆收藏。据了解,这也是什邡博物馆第二次收到志愿军烈属捐赠烈士遗物。此前,志愿军烈士张世禄的家属也向博物馆捐赠了烈士证和木质纪念牌匾。什邡博物馆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展出这些烈士遗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警示后辈青年。

      (德阳广播电视台)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