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保健品”虚假宣传忽悠老年人

2018/1/15 11:22:42 发布者:? 来源:德阳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5044
内容提要: 记者观察:“保健品”虚假宣传忽悠老年人

  现代人都很注重健康,尤其是老年人,一旦生病去医院确实是太麻烦。因此,很多老年人一听说哪样保健品对身体好,多花钱购买也在所不惜。殊不知,这样的心理很容易被利用,遭忽悠,花大价钱买到对自己身体并没有多大用处的所谓保健品。

  家住东电的李大爷刘大妈老两口今年80多岁,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钱购买大量保健品服用,近日刘大妈感觉身体不适,原因是吃了某种保健品。据老两口介绍,夫妻俩从2015年开始陆续购买各式各样的保健品,当身体出现状况之后,老两口曾找到卖方要求退换,却遭到拒绝,双方闹起来后,对方拿了另外一种据说价值上千元的保健品给他们,作为补偿。德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德阳出现了形式多样的,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销售模式,最普遍的就是“会销”模式,这些人常常会锁定经济独立的空巢老人,采用健康知识讲座、新医疗科技免费体验产品、关于健康的相关政策的宣传与解读等方式进行忽悠。为了能够吸引到众多的老年人前去参会,他们还采用类似于“家访”,“送温暖”等,强调“响应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免费领取礼品”等作为诱惑。市民李大爷说,他们宣传的都是正能量,在家呆着没事,也就去了。当聚集到足够多的老年人时,组织者会安排工作人员采取“1对1”的方式对老人嘘寒问暖,掌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发放小“礼品”。之后便会向老人讲解常见疾病及其危害性、致命性等。再有所谓的“专家”组织免费或折扣超低的“公益体检”,分析“病情”,进行“洗脑”。更有甚者,还会邀请所谓的“老顾客”声泪俱下讲述自己的患病历程,用了产品之后如何得到神奇的疗效,而且费用与医院的花销相比微不足道。就这样,被温情打动、被现身说法“震撼”到的老人们出手了。刘大妈说,他们老两口至少花了6万多元购买各式保健品。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介绍,一些“会销”的产品,明明是普通食品的身份,却被销售人员大肆宣传有神奇的治病疗效,而一些老年人就被蒙蔽轻信,从而上当受骗花费大量冤枉钱。执法人员介绍,因为听信了“会销”人员的鼓吹,大量购买、长期服用所谓的保健食品,严重的可能带给老年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为这些保健品并不能治病,如果真有病,反而耽搁了。据执法人员介绍,近几年我市查获的涉及保健食品非法“会销”的案件10余起。执法人员提醒:无论任何宣传有治疗作用的保健食品都是一种欺骗,若购买保健品,消费者要注意索要正规发票,标明保健食品名称、品牌和价格,一旦权益受损,可作为投诉依据,向12331举报投诉。

      (德阳广播电视台)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