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红白:产业扶贫 红豆腐助力村民脱贫
什邡红白豆腐远近闻名,当地政府也因势利导,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利用红白豆腐这项传统产业做文章,助推贫困户脱贫。
元旦节后上班第一天,什邡红白镇松林村第一书记宋涛又开始了贫困户的调查走访。看到贫困户左家凤正忙于手工制作红豆腐,宋涛也动手帮忙,还给左家凤加油鼓劲,尤其叮咛她在操作中要戴干净手套,确保红豆腐干净卫生,不能砸了红包豆腐的招牌。什邡红白镇的豆腐远近闻名,手工制作红豆腐历史悠久。眼下正是制作红豆腐最忙、市场需求最旺的时节,左家凤一大早就忙开了,在两个姐妹的协助下,半天制作了50多坛,每一坛都用保鲜膜密封好。
左家凤是村里的贫困户,年过六旬的父亲还常年在外打工。在往年,左家凤也会在年底制作红豆腐,但销售却相当有限,主要供给亲戚朋友。但今年却完全不同,仅最近这一个多月,她就卖出去了2000多坛,如今屋子里这些刚做好的也早早被人预定了。左家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一小坛装的红豆腐有20多份,平均售价50多元,除去人工原料成本费用,能净赚10到15元。左家凤说,今年卖了两千多坛豆腐,有两万多块钱利润,可以过一个高兴年。在松林村,往年像左家凤这样能手工制作红豆腐、却苦于找不到好销路的贫困户有7户。而主抓精准扶贫工作的村干部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早在两个月前,他们就通过微信圈、朋友圈、在什邡当地网络媒体上开设电商平台等方式找销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买家。此外,还组织村民互帮互助,形成规模化生产,确保了红豆腐的产量和质量。
元旦期间,红白镇政府搭台,举办了首届红豆腐文化体验节,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左家凤等人的红豆腐均获得了大卖。商家徐欢说,一天能卖十多坛豆腐乳,一天有几十块钱的利润。徐欢店里销售的是有十多年好口碑的张记红豆腐,买家多为来红白的游客或者回头客,这段时间的销量很不错。与商家徐欢不同,贫困户张世芳在街边销售的是自己制作的红豆腐。张世芳说,红白镇的红豆腐最大特色在于佐料的选用:辣椒面必须是用上等红辣椒手工捣碎而成,料酒也要用高度的白酒才足以调出与众不同的口感。记者现场采访时,就有好几位外地游客慕名而来选购,这让张世芳的脸上平添了几分收获的笑容。村民们说,红豆腐一般装在陶制的坛子里才能保鲜,这也导致没能实现网上大量销售,即使有省外的订单也不敢接。
记者了解到,镇村干部也正在为此想办法,如果运输的问题解决了,红豆腐的市场会更加看好。而松林村给出的一组统计数据也足以让人充满期待:全村有33户建卡贫困户,能规模制作红豆腐的这7户贫困户中,今年因制作销售红豆腐增收最多的达3万余元,少的也有四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