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中小学部分课本“大变脸”

2017/9/7 10:24:06 发布者:miao_elf 来源:德阳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8558
内容提要: 各中小学已经陆续开课了。新的学期,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也于9月1日起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投入使用。

  各中小学已经陆续开课了。新的学期,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也于9月1日起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投入使用。德阳部分中小学去年开始在起始年纪已经率先使用了部编语文和历史新教材,如今,使用情况如何?新教材又有什么变化?

  此次教材改版,“先学识字后学拼音”可以说是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最大的一个变化和亮点。以往不少老师反应说,过去她们教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学生水平和基础不同,总会有一些孩子跟不上课,很多学生都感觉到语文难学,甚至会产生入学恐惧。现在先学识字再学拼音,由于一年级新生识字基础差不多,不会让学生之间产生太多落差,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语文的学习。除此之外,本次“部编本”教材另一个最引人关注的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古诗文体裁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都有收录。小学教师陶丽说,一年级一册先从字入手,以前是拼音入手, 古诗词也是首次出现, 或许是引导孩子们注重祖国的传统文化。

  新教材还减少了孩子较难理解的课文,增加了很多趣味性的儿歌,既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也便于老师授课,每个单元新开辟的“和大人一起读”板块,增添了亲子阅读的乐趣,让家长们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陶丽说,新教材高度重视阅读,重点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新教材的改版注重老师引导,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老师们不断改进,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中学教师肖冬说,要引导学生从文本深入探究, 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此次中学的语文教材的改变同样突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文言文的篇目大幅增加,也是注重培养中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和理解能力。文言文的大幅增加,刚进初中的孩子普遍感觉较难,专家建议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们,一定要在老师上课前,提前将需要诵读和背诵的文言文预习一遍,以免跟不上老师节奏。同时要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除了语文课本“大变脸”之外,中学的政治历史课本也有不少改动。像历史新教材增加了很多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也和语文这门学科联系更加紧密,同时新教材历史名词的运用也更加准确,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掌握。新教材也侧重培养学生的解读与分析历史的能力。增加了大量的史料,这不仅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也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