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农房开金花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其中,一方面要完成现有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另一方面以改造、新建、保护等形式的新村建设覆盖到全省所有行政村。绵竹市金花镇云盖村地处山区,从2015年纳入“美丽新村”建设项目后,争取到了140万元的项目资金,完善了部分乡村发展急需的公共设施,如卫生间、广场、长廊、路灯、登山道等,为当地发展民宿旅游产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建设,也让当地老百姓大踏步的实现了脱贫致富。
绵竹市金花镇云盖村地处龙门山脉,在5.12地震前,全村经济主要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然而山里凉爽舒适的气候,并没有引起村民们更多的关注。绵竹金花镇云盖村村支书吕剑说,反复论证,村里只有发展乡村旅游和森林康养这条路是最合适的。
灾后异地安置,让云盖村经济发展更显拘谨,缺乏矿产资源和林木资源做支撑,村民收入怎么来增加,就在大伙儿都深感迷茫的时候,一条新的发展路子悄悄的出现了。吕剑说,全村只有54亩耕地,解决吃饭都成问题,在地震过后,有一家人从事这个民宿经营,当时他只有四间房子。 “金花农家”老板肖泽富,就是村支书口中说的云盖村第一家发展民宿产业的人,从最初的四间民宿房屋发展到现在,他家的接待能力已经扩展到近四十人的单日接待量,年收入也在十万块钱以上。肖泽富说,没搞民宿以前,只能出去打工,但自己年纪大了,也挣不了多少钱。肖泽富一家,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他原本工作的矿山在地震中遭受严重损失,为了谋生,肖泽富和老伴儿商量决定,就地取材开个农家乐。一些游玩的客人们告诉他,这里的民宿太少了,不成气候,多开几家就好了。从2015年开始,云盖村党委就引导当地村民从事民宿经营,转移发展,当时为了鼓励大家发展,村干部们动了不少脑筋,也提出了许多有利的政策,可最初村民们并不愿意响应号召。村支书吕剑说,2015年动员17户人家改了84间房子,2016年全村正式开始经营了,当年生意就很好,其他老百姓看到后,很多人将自家的住房改成了民宿。在金花农家乐的示范带动下,加上村上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徐绍兰家的“仁义农家乐”在今年年初红红火火的开张了,旅游旺季到来时,仅两个月的经营就给她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徐绍兰说,一家人都高兴,也不用远天远地外出打工。看到家里生意忙碌,徐绍兰的两个女儿也不再外出务工了,而是回到家里来帮忙经营。如今,在云盖村已有30余户村民搞起了民宿,全村的房间总数达到230间,能同时接待500多名游客。成都游客彭晓英说,这里的地里位置很不错,果树也很多,和适合休闲避暑。
金花镇依山傍水,在推动产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主要是以民宿产业的发展为依托,目前金花镇云盖村发展的民宿产业,都是依靠“美丽新村”建设的项目资金,加上金花镇政府帮助筹措资金,对民宿户的房屋改造进行适度补贴。
绵竹市金花镇镇长张兴龙说,下一步要在全镇范围内推广,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让全镇的风貌和老百姓的精气神有更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