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坚守30年 传承百年村小的未来

2015/10/27 16:34:35 发布者:赖非林 来源:德阳全媒体 浏览次数:3870
内容提要: 中江县龙台镇金柏村小学已有上百年历史。有一对夫妻在这里坚持教学30多年,他们携手共进,教当地孩子学知识、学文化,让一批批山里娃走出大山、走进了大城市。学校最早的前身是晚清时候的一所私塾,校舍几经变迁,成了现在的模样。

  中江县龙台镇金柏村小学已有上百年历史。有一对夫妻在这里坚持教学30多年,他们携手共进,教当地孩子学知识、学文化,让一批批山里娃走出大山、走进了大城市。
  金柏村小上午的最后一堂课,老师杨伦正在给5年级的12名学生上语文课。教室里学生很少,但大家听得很认真,回答提问的声音也很洪亮。

  53岁的杨伦与妻子王桂华在这里教了30多年的书了,父亲还曾在这里当过校长。学校最早的前身是晚清时候的一所私塾,校舍几经变迁,成了现在的模样。
  30多年前,杨伦中师毕业,遵从父亲遗嘱,与妻子进入村小当老师时正值风华正茂,送走了一拔拔学生,如今两人额头均留下了岁月的皱纹。

  杨伦说,学校最鼎盛时,周边乡镇4个村的孩子都来求学。每个老师带一个班,条件虽然艰苦些,但大家都是累并快乐着。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进城步伐加快,农村学生资源流失严重,学校的规模也逐年减小,老的教师退休了、年轻的老师无法面对乡村学校的艰苦条件也调走了,好多新的大学毕业生又不愿意来,学校里的老师越来越少。上学期,随着两位老师退休,学校里就只有杨伦与妻子还在继续坚守。所幸,这学期,龙台镇中心学校又派了两位有大学学历的年轻老师来承担1年级和3年级两个班的教学任务。

  孩子们吃午饭的时间到了,这时候,杨伦与妻子王桂华又干起食堂师傅的活,给孩子们打饭、舀菜。等所有的学生打完饭菜,4位老师才开始吃饭。
  带幼儿班的王桂华就更要操心一些。她担心有孩子吃得慢、吃不饱,就来到教室里与孩子们一起吃饭,还不忘边吃边鼓励一番。

  刘超是这学期才来的两位年轻老师之一。刘超的老家在永安镇农村,深知农村娃上学不易。因此,她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回到农村当一名村小老师。她说自己会像杨伦那样长期扎根于村小,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老师来到这里,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就近上学。
  但在杨伦看来,随着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随父母入城是必然的趋势。金柏村小还能持续几年,他心里也没有底。但只要学校在一天,他们就会一直坚守下去。

  杨伦说,只要家长需要这所学校,只要学生需要这所学校,老师就一定会在这所学校坚持,至少他们夫妻二人会这样做。

  记者从中江县龙台中心学校了解到,目前全镇还保留有包括金柏村小在内的农村小学7所,在校学生有200余人。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家庭条件相对较差。为了确保这些孩子正常上学、维持村小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心学校也拿出了一些具体措施,派年轻教师到村小任课,每周派骨干教师到村小送课交流,尽量让教师资源平衡补充,让农村孩子就近接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下一步,金柏村小要纳入规划,重修教学楼,建成规范化的村小。
  德阳市广播电视台记者林永炳 实习生 汪旭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