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里的“黑”护理院 一个月过世四位老人
随着年龄结构的变化,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在向老龄化发展,“养老”已经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巨大的养老需求催生了许多养老服务机构的出现,然而在这些众多的养老服务机构中,也夹杂着不少低水平的养老服务,甚至可以说是低劣服务。
数月前,在市区岷山路一段72号附近一幢红砖危房里,开了一家没有任何相关许可执照并且只留“后门”进出的私人护理院,设施相当简陋,更没有专业的护理人员,而里面住着的是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附近群众将这里叫做“黑护理店”。
据群众反映,仅9月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就看到有4位过世的老人从护理院狭窄的后门里被抬了出来,而护工竟把死者用过的床被等物品随意丢弃在公共走廊的一角,既不及时处理,也无任何消毒等防护措施,这让居住在附近的人们难以接受。
记者看到,这家名为“长宝宫”的护理院前门正对着岷山路大街,但奇怪的是,前门被一层密闭的铁丝网给封了起来,从外面难以看清内部的情况,门外只写着“收瘫痪老人、病人和失能的人,配备医生和专业护工护理”等广告字样,唯一敞开的就是一扇后门,窗户同样被铁丝网网住,经过时还能闻到从屋内散发出的异味。
从半掩着的后门里记者看到,里面摆放着两张木板床,房间的尽头有一个过道,似乎是连接屋内的,过道上安置有洗手池等设施。靠近门口的床位已经被收拾得只剩下床板,群众说这是刚过世老人睡过的,而他的被褥等用品则全部抛弃在门外的过道上,无人清理。而另一张床位上还躺着一个消瘦的老人,已无法说话,记者只能从他半张的嘴中感受到微弱的呼吸。
年逾60的护工魏大姐,在面对居民们的质问时,也觉得很委屈,她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只是在餐馆打工,从无任何护理经验。通过中介到这里,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当初只说照顾老人吃喝拉撒,也想不到一个月之内就有数人离世。
接到群众的举报后,旌阳区卫生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记者也得以进入“长宝宫”内部查看情况。
记者观察到护理院的墙上没有挂有许可证,也没有任何消防安全设施,环境十分恶劣,为了节省空间,经营者还安置了高低床位,而且整栋楼本身就是即将拆除的危房,这样的环境根本不能满足居住条件,更别说是专为养老设置的了。
虽然这位84岁的婆婆告诉记者她只是被亲属临时安置在这里,但三天后记者发现,她仍然一个人住在这间护理院,没有被人接回。随后,记者以咨询者的身份拨打了护理所负责人的电话。对方称收费是“两千多一个月”,“有兼职医生”,可以提供注射糖尿病药物等服务,但需要另外收费。
随后,记者将此事反映到了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四川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施办法》规定,设立养老机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举办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符合规定的名称、住所、机构章程、管理制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要求的基本生活用房、活动场地等;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床位数在10张以上等。”
“就长宝宫护理院的情况来看,并不符合设立条件。但根据规定,对于未经许可设立养老机构的,由许可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等。民政部门并没有执法权,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只能责令和督促相关人员完善条件。”
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我市养老分为居家、社区和机构三个方面,但很多事目前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在“临终关怀”这方面,我市基本还处于空白阶段。
德阳市广播电视台记者燕博韬 王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