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从田间到车间 全链条发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进程里,广汉市以“链式思维”擘画农业产业化升级新蓝图。通过创新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深度融合模式,将产业链上下游紧密串联,打造特色农业品牌,让传统农耕打破“靠天吃饭”的局限,实现“靠技生金”的华丽蜕变。
在高坪镇水磨村早稻种植基地,随着农户们的臂腕飞扬,黑褐色的稻种均匀地坠入泥土。一旁,耕田机轰鸣,锋利的旋耕刀片飞速转动,将土块打碎、翻转,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
【同期声】种粮大户 钟昌文:
把水稻种子下下去,把后续的秧苗种子准备好,我们把质量种好,销路不愁销。
不愁销路的底气,源于当地整合土地,推行集约化生产,与加工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的务实举措。在“订单农业+品牌赋能”的双轮驱动下,去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超2000亩,户均每亩增收150元。
【同期声】广汉市高坪镇水磨村党委副书记 李隆基:
通过和公司这种合作的模式之后,可以保证品质,然后提高了产量,也为农户增收奠定了基础。
沿着乡道前行15公里,就是连山镇的四川锦花米业,在加工车间,来自水磨村的金黄稻谷,在传送带上开启“蜕变之旅”。随着行云流水的加工作业,印有“水磨村”标识的大米不断产出。
【同期声】四川锦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田吉勇:
每条生产线配备质量监测点,我们的碎米率严格控制国家标准范围之内,日加工量突破150吨到200吨。
据介绍,锦花米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每年可收购本地稻谷4万吨,与20余家合作社、农场合作,并采取入股分红等经营方式,近年来助农增收共计3000余万元。
【同期声】四川锦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财务经理 陈红:
在种植育种、仓储加工、产品研发、渠道营销、品牌打造等各个环节发力,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稻米品牌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近年来,广汉市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培育国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8家,农产品精深加工年产值近200亿元,实现乡村振兴、多方共赢。
【同期声】广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技与主体培育股股长 陈静波:
重点打造集生产加工、科技研发、冷链物流、电商直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全面激活农村发展动能,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