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什邡、中江

2025/5/3 15:16:15 发布者:Hetao 来源:德阳市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4138

         近年来,各地深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进烟叶、川芎等特色产业,创新构建“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就业增收入、技术赋能提效益”的多维发展模式,不仅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还驱动乡村迈向“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振兴之路。

 

         走进位于什邡市师古镇的毛式茄园,村民正忙着移栽烟叶。过去当地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土地效益低,劳动力外流严重。毛式茄园的落户改变了这一局面。村民将闲置耕地租给茄园,每亩年租金达1300元,并为园区提供育苗、移栽、采摘等服务,日均收入达150元,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双收益。 

         【同期声】村民 黄万香:

         他们大户过来,我们就把田租给他们,也有一定的租金费,我们就可以每天打工,也是一种双收入。

         收益的提升不仅激发了村民务工的热情,也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毛式茄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精准开墒、机械化施肥覆膜,使种植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20%以上,亩均成本降低15%。同时,还与烟草部门合作,推广“德雪系列”“什烟系列”等优质品种,亩产效益达8000元以上。去年,茄园又开始尝试“烟稻轮作”,亩均再增收1000余元,形成“烟叶+多元农业”的生态循环产业体系。 

         【同期声】什邡市师古镇农业农村工作部副主任 吴良岗:

         下一步,将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建设雪茄文化体验园,推动农旅融合,同时扩大种植规模至4000余亩,建设标准化晾制中心,全力打造高端雪茄原料基地品牌。

 

         多元农业蓬勃发展的引领下,中江县积金镇的川芎也喜获丰收。走进川芎产业园,浓郁的药香弥漫在空气中,百余名村民忙着收割、挖掘、搬运,劳作声与谈笑声交织成丰收“交响曲”。 

         【同期声】村民  阮黎琼:

         秋季种,这个季节收。7.5元一个小时,多劳多得嘛,一天有七八十块钱,一年有个四五千元钱的收入。 

         【同期声】川芎产业园负责人 段志春:

         农忙的话有一百多人,平时有几十人,每年的地租是四十万左右,一年的人工开支是一百多万。计划两到三年内,把川芎面积扩大到两千亩左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为了让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当地正在规划建设集清洗、分拣、烘干于一体的现代化加工车间,补齐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 

         【同期声】中江县积金镇宏程村党支部书记 张勇:

         我们计划在我们宏程村建立一个中药材处理中心,完善我们中药材产业链。

         在积金镇“党建+产业”的创新路径引领下,当地已培育特色产业主体21个,建成26个产业基地,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入股分红金的多重收益,让1200余户农民共享发展红利。 

         【同期声】中江县积金镇镇长 吴波:

         采取向外引进和本土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助推蔬菜、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常年为周边群众提供务工岗位900个以上,助农增收1000万元以上。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