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育秧 按下春耕“加速键”
2023/4/18 18:15:00
发布者:尛包包
来源:德阳市广播电视台
浏览次数:8907
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智能化、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在我市大部分地区,现在很难看到全村齐动员,田间地头忙播种的忙碌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流水线作业,春耕生产工作已实现了从“人力”到“智力”的华丽蜕变。
在罗江区略坪镇长育村,叉车将秧盘运送到传送带前,通过自动传送带,秧盘如流水一样进入田间,几名工人迅速将秧盘整齐地摆放在育秧田里,与过去人工翻土、放水泡田、再育秧等一系列工序相比,简洁又高效。
俊民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是罗江区规模较大的社会化服务农业合作社,为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分散、育秧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两年前,在当地政府有关项目的扶持下,投入600多万元,建成了单季育秧、供秧能力达到15000亩的工厂化水稻育秧中心,不仅实现了水稻育秧从大田到大棚的转变,也实现了育秧、插秧、管理等全流程的现代化产业链。
而在绵竹市孝德镇华瑞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一个个空秧盘被整齐有序地放上输送带,经过填土、洒水、播种、再覆土,产出一个个播种均匀的育秧盘,将被堆叠整齐进行催芽。与人工播种相比,机械化育秧每天可制作上万个秧苗盘,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产量。
走进合作社种植基地,移栽好的秧苗已是绿油油一片。负责人廖华兵在当地流转了700余亩土地种植水稻,并积极为周边农户提供耕、育、种、收等社会化服务,服务总面积超过两万亩。
走进绵竹市富新镇贵丰家庭农场,育秧自动化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农场主江国平正忙着筛土、泡种、移盘。他告诉记者,农场主要采用“工厂化”集中育秧,不仅保证了秧苗质量,而且加快了出苗的时间。
为提高水稻育秧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绵竹以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育秧主体,大力推行水稻育秧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现场指导种植户做好大春备耕及田间管理工作,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记者|德阳台 谭东 罗江融媒 绵竹融媒
编辑|邱晨
责编|黄辉 李思瑶 邓伟林
主编|张玉池